做不做定制开发?
来源:作者:发布时间:2021-11-28 17:52:18阅读量:2370
1. 明确你是在做产品还是在做项目
做这个项目的公司在中国能生存,也能赚钱,但赚的是“头钱”。该项目需要 x 人月和 y 人每月费用。你的收入是 z = x * y。
这里有几个问题:
首先,从项目-客户机制来看,z取决于x和y的大小。
其中,y(人月成本)每个家庭都差不多,讨论范围不大; x 取决于项目需求和您的解决方案。从甲方的角度来看,x越小越好,但越想要越大越好。最后,大家都在讨价还价。此外,通常有竞争对手参与,存在灰色成本。最终项目金额不小,但预计毛利不高。
后来聪明的同学又玩起了套路,先是低价签下了第一期。这个阶段没打算盈利,希望以后第二阶段再赚钱。这要看一期工程能不能成功,下一期的人均单价放在哪里,盈利能力其实不好预测。 (关于竞争的问题,下一篇我会讲到)
其次,需求变化的风险太高。
我国企业行业标准化程度低,组织变动频繁,增长较快,需求本身并不稳定。加上缺乏契约精神,甲方在上线前也要求改这个,需求风险太不可控。
最后,项目型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好。
公司不具备核心竞争力。技术和销售人才成长后,很容易发现“我一个人挣的钱比公司还多,反正我跟客户很熟……”。因此,民营项目型公司很难做大,“国家队”另说。
所以,如果你打算成为一家能够生存的公司,项目类型就可以了。但做SaaS产品的关键是积累。
二、不要自欺欺人,“我先做一些项目,再抽象出标准产品”
业内做项目的公司都是这么认为的。到底有多少产品?
原因是客户必须被牵着鼻子去做项目。只要客户愿意付款,他的产品就会上油和上粉。今天装貂蝉,明天装张飞。我自己的想法无法实现。
完成一个项目后,再做下一个。每个都有很多不同之处。第二个项目的改进真的可以放回第一个项目吗?
它很难。如果要根据第二个客户的需求进行更改,第一个客户不会接受。所以最后你有很多不同的项目,每个项目都有 80% 的相似,但是和不同的代码。
这些代码如何成为产品?此外,每个项目都无法在上线时完成。已经完成定制开发的老客户一直在找你。这对您来说是“不重要但紧急”的事情。你的研发团队能把多少精力放在暂时看不到钱的长期“产品”上?
从组织的角度来看,项目团队和产品团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能力有很大的不同。个人经验是可以积累的,一个组织的能力在转化为产品的时候其实是很难持续的。除非你在你的领域有很大的空间和高利润,否则你可以投资并重新开始。这是另一个被推翻并重新启动的组织。事实上,可以继续的主要是个人经验。
3、如果你决定做一个产品,判断需求的标准应该是什么?
如果你决定做一个产品,需求的标准应该是:满足这个需求是否积累了我们的产品?
客户提出的要求肯定很奇怪。企业应用的客户更加复杂。虽然他们熟悉业务但不熟悉IT,但他们无法想象系统上线后的应用场景,所以需求往往是有偏差的。
SaaS厂商必须非常熟悉目标领域的业务,所以你要自己判断,哪些需求是通用需求,可以在产品中实现;哪些是虚假要求,说服客户放弃;哪些是真正的Demand,但是通用性很差,要跟客户商量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?
最后,产品的SaaS销售会处理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
客户 CIO:你们的产品目前满足了我 70% 的需求,那剩下的 30% 呢?
SaaS销售:(查看新版本计划或者回去和研发讨论,发现这些都是通用需求)“我们计划在下一个版本v6.3中实现一部分,然后在下一个版本v6中实现其余部分.4"。
客户 CIO:下一个版本需要很长时间,对吧?为什么不马上为我们做呢?我们可以为此增加成本。
SaaS销售:我们的产品迭代非常快,3个月就有一个大版本。要实现这个产品,还需要逐步上线。根据我们的实施经验,我们也建议您从基础功能入手,做简单的业务,这样风险更可控,业务部门更满意。
而且,只有像我们这样坚持做产品的公司,不会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做很多不同的项目。产品会越来越好,送给你。生意越来越好 支持越来越好
如果客户不同意怎么办?
这取决于您作为首席执行官的决心。如果你手头有足够的资金,坚定地走产品路线当然好。这个时候,发到前线的声音也应该坚决,向外想办法,而不是向内推,推动不符合战略目标的行动。
如果资金紧张,或者客户具有重大战略价值,就没有办法做一两个项目才能生存。只要你心里清楚,这不是一锤子买卖。未来,您将继续在产品和研发资源方面为这个定制项目付费。
站着说话并不痛苦。面对这样的决定,我可以理解企业家的痛苦。但是想想看,你创办SaaS公司的初衷是什么?做定制开发项目真的有意义吗?
如果您想了解,就不必担心做出决定。
相关推荐